最近,一个怀孕 5 个多月的准妈妈,体重已经增长了 40 多斤.
问她为什么会这样,她给出的理由是,“宝宝营养要跟上,不吃东西怎么行?”
这就是困扰很多孕妇的一个问题“同样是怀孕,为什么别人胖了 20 斤,我胖成了两个自己的症结所在!(文末带你揭晓答案!)

很多女性朋友一怀孕,就开始各种“进补”,生怕“胎儿输在起跑线上”!
但不少孕妈却不清楚,孕早期的那三个月,你肚子里的受精卵刚发育成胚胎,虽然是需要各种营养物质,但此时的胚胎还很小,你的肚子都还没有显怀,而你吃进去的东西,胚胎吸收一点就满足需求了,其余的全化身脂肪跟随你了。

所以怀孕后,了解科学的控制体重的方式,不但能让宝宝健康成长,也能让孕妈不再为产后肥胖而担忧! 那么如何科学控制体重呢?
孕期体重增长过多过少都不利
孕期准妈妈体重增加的构成包括胎儿、胎盘、羊水、子宫、乳腺、血液等,如果孕前体重正常,在整个孕期体重增长 12 公斤左右是最理想的范围。
传统观念里,孕期就是要吃吃吃、补补补,然而胎儿所需的营养其实并没有那么多,多出来的营养和食物就会转化成脂肪储存在母体。
而体重增长带来的不单是变胖、体型的问题,还会增加得妊娠期糖尿病、妊娠期高血压以及巨大儿、自然分娩困难的风险。同时,对盆底肌、腹直肌的伤害也会更大,在产后恢复中会更困难。

对宝贝来说,则一出生就面临肥胖的风险,在后期生长发育过程中,也更容易出现糖尿病、肥胖等问题。
那是不是体重增长越少越好呢? 也不是。孕期体重增长太少,很可能会影响胎儿的健康,甚至可能导致早产等严重并发症,而早产宝宝则可能出现肺部和心脏等方面的健康忧患。

因此,孕妈们要做的是根据孕前体重状况,适量增加体重。
BMI【体重指数 = 孕前体重(kg)/ 身高(m)²】
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 BMI 来看自己在孕期需要增加多少体重。
当 BMI<18.5 时,则说明孕前体重过轻,体重增加总量应在 12.5-18kg;
当 18.5 ≤ BMI ≤ 24.9 时,则说明孕前体重正常,体重增加总量应在 11.5-16kg;
当 25≤ BMI ≤ 29.9 时,则说明孕前超重,那么体重增加总量应在 7 -11.5kg;
当 BMI ≥ 30 时,则说明已属孕前肥胖了,那么体重增加总量要控制在 5 -9kg。
孕早、中、晚期体重增长分配
孕期的时候体重的增长其实并不是说每个月都是需要增长的,一般来说,孕早期,也就是 12 周之前,不建议孕妈们有明显体重变化。这个阶段胎儿处于受精卵发育时期,无论胎儿还是母体都不会有明显变化,这时候的体重增长基本就是在涨肉。
孕 13 周到孕 27 周胎儿器官开始不断发育成熟,孕妈们过了早期的孕反阶段,胃口大增。这个时候孕妈们要开始有意识控制了。每周体重的增长控制在以 0.6 斤到 1 斤左右。

孕 28 周以后胎儿快速增长,很多孕妈会发现这个阶段体重有些不受控制地增长,这个时期体重每周增长 1 斤到 1.2 斤左右为正常。
孕期控制体重要科学,规避这些误区
误区一:控制饮食,饿了也不吃
孕妈们饿了就要吃,在三餐之外适当加餐,每天吃 4 - 6 顿饭,但每次要少吃些。
这样才能帮助保持血糖水平不会波动太大,不至于因为饥饿太过出现报复性饮食。加餐可选择不含糖酸奶、坚果、番茄、黄瓜等低升糖食物。

误区二:不吃主食
各种碳水一直都被视作控制体重的克星,它的主要作用就是提供能量、维持血糖。有些孕妈为了控制体重和血糖,会刻意不吃主食。
但事实上孕妈和胎儿脑细胞的代谢需要消耗血糖来得到能量,不吃主食很容易影响胎儿的大脑发育。如果因此发生低血糖,还会产生对神经系统有毒性作用的酮体,对健康不利。

因此孕期主食一定要吃,想控制体重和血糖,可以糙米糙面搭配精细米面来吃。
误区三:运动容易导致早产 / 流产不吃主食
孕期运动,在旧观念中存在着各种危险性。其实孕期只是特殊生理时期、不是生病,要避免的是部分运动,不能完全不运动。
在 14 周胎盘着床稳定之后,选择安全的运动可以优化体重增长,缓解孕吐、减轻水肿,改善睡眠质量。缓解孕期不适、增加产力、助力顺产等,宝宝将来患上肥胖症的可能性会相应降低。有数据表明,孕期适当运动的孕妈发生早产概率也比较低。
当然,孕期确实安全第一,所以一定要选择专业的机构、在专业的指导下练习。比如咱们昕孕瑜伽,专业做孕产瑜伽,更专注、更专业,孕妈们可以放心选择。
孕期确实不该追求瘦,但强调体重控制绝不仅仅是为了美以及迎合大众审美。更多从自身安全、从胎儿健康考虑,孕妈们也要管住嘴——合理饮食来科学增加营养。
如您需要内容填充,我们有庞大的瑜伽资料库以及专业的运营人员支持。 如您需要网站友链,请提供您的网站名称和网址。 如您需要公众平台转载,请提供您的账号开白名单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 如有瑜伽、健康、生活等相关新闻稿需要分发,亦可联系。 如有更多媒体合作,均可添加 小喜悦 (17791657156) 微信沟通。 加微信,备注合作类型。 【免责声明: 部分文章来源网络,我们尊重原创,也注重分享。喜马拉雅瑜伽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,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,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。】
- 随机文章
- 热门文章
- 热评文章
本文链接:https://yogatrainingcollege.com/yogalifehealth/1281.html 转载需授权!